随着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崛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快速扩张,中国新能源汽车从价格和产品力两方面开始“内卷”,让不少合资品牌很受伤。想一起卷但实力跟不上,不卷又注定被淘汰,一时间,合资品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比如不久前,大众ID.3在中国价格调整,国内市场没啥反应,德国消费者不满意了,因为调整后ID.3在中国的售价仅为欧洲的一半。其实不止大众ID.3,今年上半年成为欧洲销冠的中国品牌纯电车热销MG MULAN(海外车型名:MG4 EV)在国内也进行了力度较大的官促,产品售价还不到欧洲的一半。
出手就是大招,MG MULAN荣誉市场两手抓
自从去年9月MG MULAN在全球20多个国家同步上市后,中国元素在欧洲开始流行,不到一年MG MULAN拿遍了欧洲大奖,成为市场的绝对黑马。
英国权威汽车杂志《What Car?》的评测团队在对MG MULAN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测试后,授予MG MULAN“年度紧凑型电动车”称号,并对其质价比和驾驶体验给出高度评价;英国汽车杂志《AUTOCAR》将MG MULAN评为“最佳电动汽车Best Electric Car”,并且在路测报告中直言MG MULAN评是“一款出色的驾驶者之车”。
与这些权威媒体的评价一样,欧洲消费者也对MG MULAN的驾驶感受和整车品质十分认可,所以哪怕这台车在欧洲售价约合人民币25万,也依旧实现了大卖。
今年的1-6月,MG MULAN在欧洲市场掀起了一股电车热潮,它的销量遥遥领先其他中国出海品牌车型,并帮助MG品牌跻身欧洲乘用车市场销量前列,甚至欧洲本土车企雷诺、标致也被MG超越;在竞争激烈的英国纯电车市场,MG MULAN成为现象级产品,今年前五个月销量超越大众ID.3、特斯拉Model 3等明星车型,成为了英国纯电车市场的话题焦点;在西班牙市场,MG MULAN凭借安全实用、操控优秀等优势,成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纯电两厢车。
好看好开太关键,MG MULAN统统拿捏
以前的中国车在外国被打上了低端廉价的标签,产品力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走的都是低价路线。而MG MULAN的出现,让外国消费者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汽车的实力。
在外观设计上,上汽国际化团队下足了功夫,让MG MULAN拥有灵动酷飒的感觉,同时它简约时尚的设计语言,也符合时代特征,能够在全世界多个国家被消费者接受,让MG MULAN拥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
细节部分,MG MULAN的车头很有辨识度,封闭式的设计加上灵动科技矩阵大灯,营造出很犀利的视觉效果,车头两边的进气道造型,更是将这台车的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车身侧面,得益于MG MULAN使用了LBS躺式电芯,能很好地控制电池厚度,让它拥有媲美中级车的宽阔空间不说,整个车身还营造出低趴俯冲的姿态,而且侧面线条运用的流畅简洁,很有高级感;走到车尾,MG MULAN的战斗气质再次彰显,灵动的天鹅座贯穿式尾灯搭配双层浮动尾翼,给予这台车蓄势待发的“力量感”。此外,MG MULAN的配色也很丰富,每款车漆的质感都非常不错。
除了颜值,操控性能方面MG MULAN也有惊喜,它的电机总功率达到了125kw,峰值扭矩为250N·m,这样的数据对于一台紧凑级纯电车来说足够用了。官方称MG MULAN的零百加速时间为8.4s,而海外实测数据却与官方口径不一致,7.7s的成绩告诉你什么叫额外惊喜。
诚然,“大力飞砖”不会错,但MG MULAN还是追求舒适灵动的操控感受,基于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而来的它采用后置后驱的驱动形式,并且底盘调教非常到位,配合上五连杆独立后悬架和Giulia同款德国大陆线控刹车,驾驶感受和乘坐感受都非常优秀。
此外,MG MULAN还将紧凑级车灵活轻盈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DP-EPS越级转向系统加持,让它拥有5.3米灵巧转弯半径,在城市拥挤路况穿梭游刃有余,这也是MG MULAN在很多欧洲大城市热卖的原因之一。
最后总结:
在燃油车时代,外国品牌拥有行业话语权,外国消费者受益颇多。而到了新能源纯电时代,中国车企才是主角,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所以大众ID.3在中国售价仅为德国一半只是开始,MG MULAN在国内的玩法更狠。
不久前,MG宣布七月份入手MG MULAN可享24000元现金钜惠,限时惊爆价11.58万元起;用户还可通过MG品牌经销商、MG官网或MG Live APP下定,下单可再享万元权益礼包。也就是说,在欧洲售价约合25万人民币的MG MULAN,在中国只要11万就能开回家,这种被“独宠”的感觉,欧洲消费者只有羡慕的份了!
*此文摘自<汽车之家·汽车实说>,MG4 EV原名为MULAN